找到相关内容506篇,用时7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从《量论略义集》看藏传因明

    思想,并非总摄辩论”。  在这一类的每一品中,基本上设有三个部分,即驳他、立自、断除诤论。在立自”中详细论述本派所持的基本观点,如果他人有不正确的言论,则以自中所阐述的观点予以驳斥,谓之驳他”,如果他人驳斥自中所立观点,则应如何反驳,解除诤论,谓之断除诤论”。这三者无疑是通过不同方式来阐述自己的哲学观点,与仅仅作为研究推理的方式与规则的因明是有区别的。还是吕征在《西藏所传因明》...

    祁顺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75838492.html
  • 法称因明三因说”的探讨

    相同之处。(10)  不过,法称因明”在陈那因明”的基础之上是有所发展的。如在比量”的推论形式上,变陈那的三支”为二支”,于为自比量”中略去喻支”,于为他比量”中略去支”(11);同时过”、因过”、喻过”均有损益,像其中的废除不共不定”、相违决定”等过(12),更为突出。不过,在因明”发展史上,最具特色的,莫如通过知识论的方法,建立了三因之说”。所谓三因”者,...

    李润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12538111.html
  • 倒离

    异后宗异。如《因明入正理论》云(大正32·12b):倒离者,谓如说言,诸质碍者皆是无常。”《因明入正理论疏》卷下释云(大正44·137b):  、因、同喻,皆悉同前。异喻应言:诸无常者见彼质碍,即显宗无因定非有,(中略)返显有因必随逐。(中略)今既倒云诸有质碍皆是无常,自以碍因成非常宗,不简因滥,返显于常。”  这就是说,如果立声常”,以无质碍故”为因,以瓶”为异喻,异喻体应说成...

    《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21838175.html
  • 日本中世纪禅宗的特征与佛教研究方法论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一直以来,日本的佛教学研究都是以学”为中心,即佛教各宗派的研究活动皆围绕自己宗派的祖师的思想而展开,这虽然在客观上促进了佛教学的发展,但由于研究内容的局限性和研究方法的固定化和单一化,这种研究有其根本缺陷。最大的问题在于,日本的佛教并不是各宗派祖师的思想所能涵盖的,所以以祖师思想为中心的学”即使成果颇出,也并不能...

    安藤嘉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64748876.html
  • 佛教”这名称的根本意思及其所要处理的问题 (上)

    传统中宗教”里的教”,是指用语言、文字将”(可理解为至尊、超越、高尚、伟大的目标”) 表述出来,方便他人更容易了解、掌握、信受、奉行。同时教”也指将创教人 (或教主) 的思想、话语 (言教) 记载下来、传述出来,提供他人实践方向与方法,让他人依循行持。  按佛教的讲法,由于要将”清楚明确的教”出来,所以佛教的教”不单只需要多样化的文字外相 (例如有巴利语、梵语、汉语、日语、欧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50859994.html
  • 现代因明研究

    系统的理论研究,第一次出版了全面、系统的介绍因明理论的著作    因明作为一门科学,有它本身的缺陷。主要有以下几点。第一,因明中的许多基本术语,如”、法”、能立”、有体”、在不同场合用同一语词不加解释地去表达各不相同的概念。这就很容易引起理解、注疏上的歧义和混乱。拿”这个术语来说,在汉译本《门论》、《入论》中,既表示三支之一宗支,即论题,如、因、喻”之”;又表示宗支的组成部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100038632.html
  • 《金刚经》的逻辑结构

    据说古印度的逻辑学,就是人们常常所说的五明”中的因明学,所谓的、因、喻”三。”就是指所立的论题;因”就是为了说明”之所成立的缘由;喻”就是用浅显易懂的比喻、事例说明因”所阐述的道理。即就是先标宗”,立论题,次述因”,摆事实、讲道理,后举喻”,举例子、打比喻,以做进一步的浅近说明,以达到预期的功效。也是→因→喻”——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。同样,佛陀当年说法也采用...

    曲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74050374.html
  • 因明与规范逻辑——因明对从事实判断得出价值判断”的借鉴作用

    过九种”只有自语相违”是逻辑错误,其他八种的根源不在逻辑论证和推理过程中。这说明因明不是纯形式逻辑,除了通常的推理论证外,还要从根本上考察知识的起源,其判别标准则是当时的现实世界和显而易见的世俗...邪”并不仅仅是言辞和逻辑上的,也包括了认识论。《因明入正理论》中的过九种”除自语相违”是纯粹的形式逻辑错误以外,其他八种过”的根源不在逻辑论证和推理过程中,通过考查我们还可以发现过九种...

    申 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40038302.html
  • 宗教的佛教与佛教的宗教

    ”是祖宗,教”是教以人伦。儒家认为人生来,只是赤裸裸的生物体,生物体有生理的本能,肚饿要食,冷要温暖。告子所谓食色,性也”,便是这种自然之性。但儒家要控御这种性”,指出人有善的本源,即仁德...重视人道实践。这种精柙贯彻到道家,即扩大为天道、自然之道,人法地,地法天、大法道、道法自然”,于是生命的方向即不止于礼教与道德,”的意义改变。庄子的大宗师”即显示一通贯天地的人格,亦即生命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82445205.html
  • 玄奘对因明的运用、推广及启示

    玄奘对”和因”的规定,使宗成为立论严密的共比量,使因”成为”的充分理由。玄奘的唯识思想是以因明来进行结构分析,具有精密完整的系统,具有分析精深,思辨性强的特点。此唯识量被后人奉为万世立量之...老师都运用因明组织其学说,玄奘也是必不可免地运用,并且是娴熟地运用, 真唯识量”就是运用因明的典范。真唯识量”是玄奘在印度求法期间提出的,全文是这样的:  真故极成色,不离于眼识();  自许...

    关兴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112238735.html